本报讯山东省肥城市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完善投入机制,拓宽筹资渠道,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发展。
肥城市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,依法建立完善了以财政拨款为主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。首先,他们充分发挥财政投入机制的主渠道作用。1995、1996两年,市财政对教育的支出为6321.3万元和8403.6万元,分别比上年增长30.4%和33.4%。去年,他们又顺应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,将其他行业经费全部包干给乡镇,唯独保留了对教育经费“计划单列”,预算内安排教育经费8845.8万元,比去年增加415万元。其次,依法开辟多条渠道筹措教育经费。肥城从1995年起,实行“乡征、市管、乡用”的管理体制,依法加强对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力度,在国家规定的村提留乡统筹5%内,安排1.8%用于教育;在城区,由市财税部门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,建立了教育发展基金,成立了专门的基金收缴办公室。肥城市每年对教育的投入都在1亿元以上。
完善的投入保障,不仅保证了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,也改善了办学条件。他们在市区新建学校3处,迁建和扩建2处,投资5000多万元;乡镇新建教学楼、办公楼、实验楼31栋,乡镇初中学校由原来的62处减少到39处。在加快校建步伐的同时,市里每年都从城市教育费附加或教育发展基金中列支200万元,从农村教育费附加中列支225万元,专门用于规范化学校的教学设备配套,市直学校和乡镇中心中、小学都配备了语音室和微机室。